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博文到二中  从博文到二中
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二)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4/22 8:58:14】  文章录入:xiaoshiban  浏览: 13023 次

                                 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

                 1952-----1956

            学校的筹备和校名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德州地区行政专署从文化教育建设的角度,酝酿恢复博文中学,拟重建校舍,具体工作由当时德州市政府教育科长段新源负责。

1952年5月,德州市政府教育科长段新源指派专人购置桌凳,借两所市公房作为临时教室和宿舍,学校当时暂定名为“德州市速成师范”。9月,遵照山东省有关领导指示,学校又改名为“德州市初级中学”。 123日,经山东省文教厅批准,“德州市初级中学”定名为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一中一特一中,受山东省文教厅直接领导,由省划拨经费。

               校舍建设、招生规模和师资力量

当时上级在原博文中学旧址上划出103.82亩地用于建校,学校规化图参考了苏联中学校舍的建筑式样,19527月开始动工,一期工程共投资98万元。10月,召回1942年转移出去的博文中学教师,并从全区统一选调左锐伍、翟玉生、聂广恩、郭静波、曾昭选、毛治平、刘雪琴、张又新等十二名骨干教师,由曾昭选负责教导工作。学校招初中生,共298名,分为六个班,暂时设在平等街38号和南门东伙道,教职工共35人。

1953年夏,校舍一期工程完工,建成教室27间,宿舍60间,办公室17间,教室、办公用房和学生宿舍均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         

在一期工程进行中,1953年,二期工程又投资117,549.6元,用于建设伙房、大礼堂和理化实验室等教学辅助设施。同年夏天,学校新招3个初中班共156人,两个高中班共84人。设在平等街38号和南门东伙道的初中班,都转回新校舍上课。同时上级将德州一中当年招收的高中班51人划拨给二中。至此,我校有12个班,共588名初中、高中学生。当时的学制为“三•三”制,采用新版全国统一教材。

1954年理化室建成并使用,由北京、山东省和德州市调拨,购进一批理化实验仪器、生物实验仪器、地理模型及挂图。同年,学校又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初一8个班新生,共计1088人。1956年招生24个班,共计1277名学生,教职工104人。

这一时期学校拥有一批业务水平高,甘于奉献的名师。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物理教师康寿芝,还有知名的数学教师贾瓞仙、刘池仙、李清泉,语文教师左端武、陈寿舜,俄语教师李泽普,历史教师戚哲浩、夏春江,植物教师袁文瑞,体育教师郑连元等。由此,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成为德州专区第一所办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完全中学。

           自力更生 勤俭办学

 新校由于是在博文中学旧址建立的,这里杂草丛生,遍地瓦块砖头,学生没有活动场地。迁校后,学校领导带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平整地面,铲除杂草。曾是博文中学学生的赵逸云副校长,年近六十仍和师生员工一起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开辟了一块体育活动场地。

学校初建时缺少教具,师生便自己动手制作,如历史挂图、地理地势模型等。1955年下半年,制作数学模型45个,图标4张,理化模型34件,生物模型20件,标本75件,挂图26张。这些教具的制作不仅解决了教学急需,而且为国家节约了开支,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强和完善学校领导力量

1952年学校初建时设两名副校长,由段新源和李伟业担任,其中段新源兼校长主持工作。马玉琢为教导主任,张华久为总务主任,董本来负责团的工作。19536月,从平原调教育科长邓汉祯任教导主任,7月孙冠杰任调我校任教导副主任,迁入新校后,调德州一中崔景森任团支部书记。5311月,上级选调博文中学早期毕业生、平原师范副校长赵逸云担任二中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19551969年,上级又派王彬、江锐锋、孙湘波先后担任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书记、校长。这些同志任职期间传承博文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师生共同奋斗,开创了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历史上的一段辉煌,为学校赢得了“华东地区名校”的美誉。

            重点中学的确定

1953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 “要创办重点中学”,全国确定创办194所重点中学。1959年,周恩来提出:“首先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学”。1962年教育部颁发《通知》,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德州专区遵照上级指示,于1963年在全日制中学中选定一批领导力量强、教师条件和教学设备较好的学校为重点中学,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就是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同时还是省属重点中学。

              建全各项制度 提高教学水平 

 1953年秋,我校成为完全高中后,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首先,发扬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学校除健全行政办公会议制度外,还建立了由党、政、工、团和教师代表参加的校务会议制度,每月、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重要工作或问题。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集体备课等制度。为充实教师队伍,德州专署教育科从各县中学、师范学校选调了部分骨干教师,1954年夏,又从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分配来了17位新教师,进一步加强了我校的师资力量。54年新办公室建成后,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和签到制度。建立健全了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外语、史地、艺体等教研组,积极开展听课、观摩教学活动。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各教研组,每周听课三次,经常检查出勤、备课和批改作业情况,建立和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

再次,明确班主任职责,加强班级教学管理。经学校党、团领导研究,确定班主任的职责是:组织本班学生搞好学习,开展学生中的学习互助活动,指导本班团支部、少先队的工作。这些职责的确定,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学校秉承博文中学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953年秋,学校规定每天晚自习前,以班级为单位跳集体舞,有时班主任老师也参加跳“邀请舞”。同时还组建了歌咏队、军乐队、腰鼓队和业余剧团。经常举办文艺晚会以及戏剧、舞蹈、歌咏比赛。同时,为开阔学生思维,学校还定期出版校内期刊。

1954年12月,遵照中央“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的指示,全校学生参加“劳卫制”锻炼。进行长短跑、广播操、双杠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

         初 战 大 捷

 这一时期,学校取得了骄人的教学成绩。首届高中毕业生除三人外均考上知名大学,其中知名校友主要有:王铁成,北京航空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苏华南,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赵毓秀,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留校。56年高考成绩居全省第四名,其中的一个班大学录取率达98%,大部分学生考取的是全国的名校,仅北京医学院就考取了4人。其中知名校友主要有,张宝善,中国胆道镜技术的开拓者、著名的内镜外科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张鸿博,山东省聊城人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温世琪,山东大学化学系教授。

 

 

 

 


上一篇: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一) 下一篇: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三)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澳门一肖一码100%准确搜视网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