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
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自2011年首次发掘以来,已出土珍贵文物1万多件(套)。至2016年,经考古专家确认,其墓主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它的发现,对研究汉朝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意
义。在2016年北京卷、2017年天津卷中也都有所考查。
一、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发展
汉武帝死后,由汉昭帝刘弗陵继位。然而,刘弗陵年仅二十一岁就因病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权臣霍光拥立了昌邑王(按:昌邑,今山东巨野)刘?之子刘贺为帝。刘贺作为汉武帝的孙子,继承王位,具有正统性,它体现了王位世袭制在西汉的传承。
汉武帝建立内外朝制度后,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但是,君权并非不受制约。丞相制度、儒学思想(如“天人感应”)、史官的实录记载、谏官的劝谏等都对皇权都有着制约作用。刘贺在位期间胡作非为,终究被霍光和朝臣所罢免,这反映了相权对皇权的有效制约。
2.中央集权的加强
刘贺从昌邑王被拥立为皇帝以后,信用谗谀、不听劝告、荒淫无度、不保社稷。据《汉书》记载,其在位仅仅27天,便做了1127件坏事。之后,霍光联合朝臣将其废为庶民,是为汉废帝,并诏令他回到故地昌邑。汉宣帝即位后,将他封为海昏侯,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南昌)就国。自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来,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但是,分封诸侯与郡国并行制一直延续下来。就墓葬发掘情况来看,南昌海昏侯墓出现了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麒趾金、两盒金饼等等,这说明了诸侯仍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是,此时的候国受到了中央的控制。如刘贺就任海昏侯后,扬州刺史曾上奏称,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暗自来往,且其对现状有不满之意。此事正说明了地方受到了中央的监督。此外,在出土的金饼上,还留有“南海海昏侯臣贺……”等字迹,这反映了西汉的酎金制度。它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祭祖时要给中央朝廷献上黄金。客观上,它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例1 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了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
C.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 D.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天人感应”
【解析】君主专制制度在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到地方诸侯势力,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的内容在题中也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说明了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经济发展: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在海昏侯墓葬中,除了发现大量金器外,还发现了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大量的青铜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的漆木器等文物。这说明了西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随之而出现。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昭宣中兴又将西汉社会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在农业上,耦犁的发明与使用,代田法的推广,水利兴修,以上举措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为工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在工商业方面,统治者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工商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五铢钱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商业经济的繁荣。大量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发现,则说明了西汉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发达。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则是那个时代冶金技术的最直接体现。
例2 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
【解析】仅从一、二件文物无法判断篆体是否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且隶书是主流字体,故A项错误。仅从材料内容无法得出B项。佛教在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因为大量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往往出自于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故C项正确。
【答案】C
三、思想文化:独居正统的儒学思想
1.儒学思想
在其墓中还出土了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包括《论语》,这反映了儒学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已逐渐成为官方正统与主流思想。
2.科技、文化
在其墓葬之中,还发现了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乐器及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生活用具。透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知晓西汉时期的贵族极力讲究传统的礼乐文化。他们过着极其奢靡的贵族生活。此时的汉赋所撰述的内容及其华丽的辞藻,正是与此密切相关。此外,大量简牍的发现表明纸还没有普及。虽然西汉时期已出现了纸,但直至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才开始逐渐普及。
例3 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 )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解析】仅凭图片内容无法得出太后秉政,故A项错误。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图中文字是隶书,故B项错误。图中文字无法判断是否是海昏侯所书写,故C项错误。因为这些文字写在简牍上,它说明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故D项正确。
【答案】D
四、试题演练
1.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 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2015年11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该材料( )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从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学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答案】
1.B 2.C
3.(1)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原因:失礼仪,乱制度。
(2)解释: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 说明: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史实:儒学成为正统。 价值: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看待: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专题教学设计:以中国现代外交为例*
薛伟强(江苏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 年第 8 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题教学设计,中国现代外交
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是中学历史课程中唯一的一个外交
史专题,课标内容要求为:(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
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立意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及思维方法等要素,是教学的统帅与灵魂,是决定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教学立意应该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贯通历史发展的前后阶段,整合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方法与策略等。确定教学立意,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生成长及课程标准等因素。
在目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外交成为与内政同等重要的国家核心事务,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对外交往与国家外交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以此而言,本专题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对于达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大有裨益,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重要影响。然而,限于认识不足等原因,多数老师的教学中心偏向于新中国的外交大事记或外交辉煌史,缺乏必要的教学深度,学生很难对新中国外交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更难达到课标对政治史模块的总体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课程标准、学生成长及社会发展需求,笔者把本专题的教学立意确定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具体意涵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现代社会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
本法则。和而不同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求同存异指包容差异,在
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能强求一致。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相互影响、互
相依存。只有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和尊重差异,通过交流、沟通和妥协,同中存异、异中求
同,才能化解矛盾,建立共识,和平共处,共存共荣。
在新授课中,本专题一般分两课时,老师们多数以三个阶段 10 个知识点为核心。主要
包括,一、新中国初期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
会议,万隆会议。二、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突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
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三、新时期外交:不结盟外交政策,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区域多边
外交。
这种简单化的处理会留下很多问题,譬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有何联系?既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什么新中国与资本主义阵
营的外交关系在其后 17 年都没有质的突破?既然建国之初的外交一路辉煌,1970 年代为什么又出现外交新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联系?新时期外交政策为何要进行重大调整?其实这些问题皆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有本质关联,须在课程与教学设计时整体谋划。以下分别从五种核心素养的视角加以设计解析。
一、历史解释:既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什么新中国与资
本主义阵营的外交关系在其后 17 年都没有质的突破?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由此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深刻解释。
一般的教学中,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必然包含: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四个知识点。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认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老师们会强调其广泛性、科学性、时代性等特点,突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非常值得让学生探讨。首先,作为一个基本没有现代外交经验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短短数年内,就提出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性的外交理论,其中有没有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日内瓦会议、亚非
会议除了时间上的先后,还有没有内部的联系。再次,教材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
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①] ,为什么中国与资本主
义阵营的外交关系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都没有质的突破。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涉及到对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解释与理解,而学界的相关研究早已取得共识。
正如中美关系的缓和是 70 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关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 50
年代中期外交突破的关键,它是贯穿之前的“一边倒”与之后的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的一
条主线,只是大多数老师对此认识不足,往往停留在浅表的知识层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础及突出特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础直接源于苏联的“三和”路线,也深受中共统一战线理论
的影响。在“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之下,受苏联两大阵营理论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在政治和
外交上否认中立主义的存在,将民族主义国家视为西方帝国主义阵营的一部分,对外交往受
到很大束缚。以至于 1951 年至 1954 年的 4 年间只新增一个建交国,外交基本处于停滞状
态。截止 1954 年,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的亚洲国家只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
基斯坦 4 个国家。由表一可见,整个五十年代,平均每年新增建交国 1.5 个,中国与联合国
会员国的建交率绝大部分低于四成,1955 年之前最高只有三成五。中国有突破外交困境的
急迫需要,但必须等待苏联老大哥的政策开放。
表一 1949—1979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②]
年份
|
1949
|
1950
|
1951
|
1952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1959
|
|
|
|
|
|
|
|
|
|
|
|
建交
|
10
|
19
|
20
|
20
|
21
|
24
|
27
|
28
|
32
|
34
|
国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
1960
|
1961
|
1962
|
1963
|
1964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
|
|
|
|
|
|
|
|
|
|
建交
|
38
|
40
|
41
|
43
|
50
|
49
|
48
|
47
|
47
|
47
|
国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
|
|
|
|
|
|
|
|
|
|
建交
|
53
|
69
|
87
|
88
|
95
|
103
|
107
|
110
|
112
|
116
|
国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53 年 3 月,斯大林突然去世。二战结束后一直渴望和平建设的多数苏联领导人,都
明显地松了一口气。苏共二十大从国际、国内和党内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的方
针。赫鲁晓夫马上中止了斯大林一直推动的进攻性政策,认为战争不是不可避免,提出了“和
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即“三和”路线。其基本构
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和平共处
指的是在国家关系方面,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去干涉对方的社会制度和社
会信仰,也不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制度与信仰,因为这是每个国家人民自己的内部事务。但
是,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不能推广到意识形态领域,不能以阶级合作代替阶级斗争。苏联很快
改善了与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关系,赫鲁晓夫也劝告中国、朝鲜和越南,以及其他亚洲国家
的革命党,停止武装斗争,尝试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平共处”。“三和”路线和
战争可避免论是“赫鲁晓夫的现实主义和预见性的反应,是符合当时已经凸现出来的和平与
发展时代主题要求的”。 [③] “三和”路线并不是赫鲁晓夫个人心血来潮,而是斯大林之
后在莫斯科新领导层内逐步形成的共识。这是时代前进的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生活
的需要,“对于苏联、对中国、对整个社会主义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④]
“三和”路线在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主管外交的中共高层产生了广泛共鸣,中共
中央权衡利弊,接受了苏共中央的建议,与朝鲜党一道,在谈判桌上做出了让步,1953 年 7
月同美国达成了朝鲜停战协议,这是朝鲜问题摆脱僵局的关键因素。 [⑤] 1953 年底,周恩
来将莫斯科提出的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外交方针具体化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用以宣示新中国新的对外政策,及
其全面谋求和平外交的诚意。在毛泽东看来,这一政策转变的关键所在,仍不出中共统一战
线的精髓,可以达到“联合多数,孤立少数(美国)的目的”,形成国际上反对美国帝国主
义的统一战线。
尽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认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但就其内容而言,
作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各项内容在以前不同场合都先后提出过。作为国际关系准则,《联合
国宪章》有关组织宗旨和原则的第一章已包含了五项原则的所有内容,且直接源于赫鲁晓夫
的“三和”路线。
既然“五项原则”在形式上并无太多的创新,为何在新中国外交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者研究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尚未恢复,它并不受《联合国
宪章》的任何约束。其次,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由革命运动建立起来的革命国家,信奉阶
级斗争理论,凡事坚持非左即右、非敌即友。这样一个典型的革命国家,能够很快提出(在
另一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接受)旨在维持国际现状的“五项原则”,在理论上由革命外交向和
平外交转型,可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 [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国家主权原则出发,超
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异同而处理国际关系的范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典型实践: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外交的任务无疑相当艰巨。在国务总理和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努力
下,中国政府做了全方位的相当深入的努力,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都是其具体表现。由此
明显地改善了新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揭开了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序幕。由表一可见,1955
年以后,中国新增建交国的数量有明显增长。
对于日内瓦会议,如果仅强调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大国际会议,这是很片
面的。日内瓦会议是二战后两大阵营第一次就局部冲突问题的解决而召开的专门国际会议,
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和平外交的具体实践,对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有明显作用。同
朝鲜战争一样,二战后的印度支那战争是东西方对抗的另一个热战焦点。这两个迫切问题如
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1953 年 7 月,美、英、法三国外长共同向苏联提议召开四大国外长会议商讨国际局势,这与苏联的缓和战略不谋而合。后经苏联的反复交涉,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同意中国参加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苏联此举很明显是支持作为同盟国的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另外也考虑到,若无中国参与,两个问题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苏联在日内瓦会议上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也实现了“大国外交的首次展现”。日内瓦会议前,苏、中、越三国多次在莫斯科会商,就有关谈判的方针政策达成一致,建议以南北分界实现停战,力争和平解决印支问题。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明确表示不再输出革命。这些都让一直以来极度恐惧“赤祸”蔓延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开始对新中国刮目相看。这次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也确保了中国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明显改善了中英关系,架起了中美沟通的桥梁,可谓一举多得。
在新中国探索调整外交格局的背景下,万隆会议成为积极靠拢亚非新独立国家,主动拓
展国际空间,推动实现外交战略调整的重大历史契机。到 1955 年 4 月万隆会议召开之前,
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的亚洲国家只有 5 个,非洲的建交国则一个也没有。为了孤立以美
国为首的主战派,须争取以英国、法国等为首的维持现状派,团结多数“中间地带”的和平
中立的新独立民族国家,由此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这就是毛泽东的“中间地带”战略。
|